同樣是采油,陸地開采與海底開采并沒有本質區別:都是要將具有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油氣資源開發出來加工利用。所以,跟陸地開采相似,海底石油的開采首先也得普查和勘探。
幾億年來,海洋中的各種生物遺體形成大量的有機碳,同時陸地上的河流將泥沙和有機質帶入海洋,年復一年把大量生物遺體一層層地掩埋,經過漫長的地質演化,沉積物變成了巖石,形成大量的沉積盆地,在巖層的壓力、高溫和細菌等因素的作用下,這些生物遺體和有機質逐漸形成了石油。
目前,針對海底石油,各國的普查大多從地質調查研究入手,主要通過地震、重力和磁力調查法尋找油氣構造。在普查的基礎上,運用“地球物理勘探”分析了解海底地下巖層分布、地質構造類型、油氣圈閉情況,從而確定勘探井井位。然后,采用“鉆井勘探法”取得地質資料,進行分析評價,確定該地質構造是否含油、含油量及開采價值。
有業內人士戲稱,這就是給海底做“CT”,獲得海底地質構造的“CT圖”,就能按圖索驥,找到海底油氣田了。
海上石油作業
完成普查和勘探后,走一些國家規定的程序,找好鉆井公司和設備就可以進行開采了。具體怎么采呢?特殊的開采工具應運而生。據業內人士總結,供海上鉆生產井和開采油氣的工程措施主要有:
1人工島,多用于近海岸線水中,較經濟
2固定式采油氣平臺,其形式有樁式平臺(臺導管架平臺)、拉索塔平臺、策略式平臺(鋼盤混凝土重力式平臺)
3浮式采油氣平臺,可根據形式分為——“可遷移的浮式平臺”(又稱活動式平臺),如座式平臺(也稱沉浮式平臺)、自升式平臺、半潛式平臺和船式平臺(即鉆井船)——以及“不遷移的浮式平臺”,如張力式平臺、鉸接式平臺
4海底采油裝置,采用鉆水下井口的辦法,將井口安裝在海底,開采出的油氣用管線直接送往陸上或輸入海底集油氣設施
早期的海上開采石油
事實上,從水下探測開采石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90年代,那時美國石油工人們就開始在加利福尼亞州圣塔巴巴拉海灣附近進行勘探,他們甚至建造了碼頭以尋找更佳的鉆探點。委內瑞拉的石油工人為了鉆探石油,還在淺湖上搭建了類似碼頭的站臺。早在1911年,就有人在路易斯安那的喀多湖進行石油勘探,1937年超級石油公司和純石油公司聯合在路易斯安那的卡梅倫海灘附近找到了原油。但當時幾無行業經驗,只能憑運氣。
后來,陸地鉆井得到改良,木蘭石油公司把流動作業船和固定平臺這兩種勘探方法結合起來,而科爾·麥吉公司聰明的工程師西爾又采用并完善了這種新方法,鉆機、深海碼頭和運輸船開始結合在一起使用,此后又幾經完善。1947年11月,第一桶海底石油被挖出。
其他公司紛紛效仿,海上石油鉆井平臺的技術也不斷改革,從最初“打一口新井必須搭建新平臺”逐步發展為移動的鉆探平臺,后來又發展成“自升式搭臺”,再到如今的綜合性海上鉆探平臺。
如今的海上石油作業平臺
中國大陸架是世界最寬的大陸架之一,總面積473萬平方千米。據有關專家估計僅大陸架石油地質儲量約250億噸,天然氣80000億立方米。中國最早使用平臺在海上打井是1963年,用土辦法制造了中國第一座浮筒式鉆井平臺,于鶯歌海距海岸4千米處打了三口井。1966年在渤海建立了第一座正式海上平臺,同年12月31日渤海第一口探井開鉆并于1967年6月14日喜獲工業油流,從此揭開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的序幕。
目前,海底石油開采的成本和風險還很高,但隨著陸地石油資源的減少,海底石油在國家能源戰略安全中的地位將越來越高。我們期待,中國海底石油開采能順著“綠色”、“高效”、“安全”等大方向,走出一條更輝煌的發展道路,為祖國乃至世界經濟作出更大的貢獻。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本文僅做學習交流使用,不做商業用途,如不慎侵權,請聯系礦小云,感謝理解